一边喊着“中国威胁”,一边急着做中国生意,澳大利亚最近上演了一出尴尬戏码。 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结束后,菲律宾防长率先无端指责中国“扩张”,澳大利亚一名退役少将紧随其后,炒作中国“宣传战”和“威胁论”。
但与此同时,5万吨澳大利亚油菜籽正准备运往中国。 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让人不禁怀疑:澳大利亚真的不在乎对华贸易了吗?
2025年9月3日,中国举行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大阅兵。这是一场向历史致敬、珍视和平的庄严仪式。 然而,阅兵刚结束,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就公开指责中国释放“扩张主义信号”,声称这是“恐吓小国”的行为。
就在菲律宾发声后不久,澳大利亚退役陆军少将米克·瑞安在9月8日接受了澳大利亚“天空新闻”的采访。
这位前军官将中国的阅兵描述为一场“极其复杂的宣传攻势”,声称中国试图借此“重塑全球秩序”。
他甚至抛出了一个所谓的“无休止死亡循环”理论,渲染中国威胁,并呼吁澳大利亚政府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
瑞安还将矛头指向了受邀观看中国阅兵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前州长丹·安德鲁斯,声称安德鲁斯必须“承受”自己出席活动带来的争议,并荒谬地认为中国会利用安德鲁斯的出席进行宣传。
对于澳大利亚此前与加拿大派军舰穿越台湾海峡的挑衅行为,瑞安却辩称这是“正常举动”,反而指责中国是“唯一制造紧张”的一方。
然而,与瑞安的激烈言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澳大利亚前外长鲍勃·卡尔的态度。 卡尔此前曾公开表示:“中国战胜日本是值得铭记的历史事件”,并强调维持对华友好关系符合澳大利亚国家利益。 这反映出澳大利亚政界在对华态度上存在明显分歧。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瑞安对中国阅兵大发议论的同时,路透社披露了中国公司已预订约5万吨澳大利亚新产季油菜籽的消息。
这是自2020年以来中国首次从澳大利亚进口油菜籽。 这批油菜籽预计将在11月至12月装船,含运费在内每吨价格低于600美元,预计12月底或明年年初抵达中国。
这笔订单的到来并非偶然。 中国一直在推进油菜籽进口多元化战略。 就在8月14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加征75.8%的临时反倾销关税。
数据显示,7月中国从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同比下降55%,仅为17.3万吨,创下2023年7月以来最低纪录。
加拿大2024年向中国出口的油菜籽价值接近50亿美元,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市场。 突然失去如此庞大的客户,加拿大贸易商感到“震惊与意外”。
澳大利亚农业部发言人对这笔订单回应谨慎,表示“这是两国政府持续沟通的结果,具体细节仍在商定中”。
作为全球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国,澳大利亚地理位置更靠近中国,运输成本更低,是一个理想的替代来源。
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的重要性远不止油菜籽。 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澳大利亚超1/4的出口收入来自中国。 中国进口的铁矿石6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
2022至2023财年的数据显示,对华贸易使澳大利亚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2600澳元,为澳创造59.56万个就业机会,占澳就业总数的4.2%。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也曾表示:“中国是澳大利亚重要的贸易伙伴,我们25%的出口流向中国。 这意味着就业。 ”
历史教训依然清晰。 2020年,由于当时澳大利亚政府的对华强硬政策,澳大利亚在铁矿石、葡萄酒等多个领域遭受了惨重的经济损失。 仅葡萄酒行业,一年内的损失就超过了10亿澳元,国家的GDP增速也因此受到拖累。
当前的中澳贸易关系正在回暖。 2025年7月,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双方共同发表了《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举办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签署了关于实施和审议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的谅解备忘录,以及贸易、海关检验检疫、农业、旅游等多项合作文件。
在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十周年之际,双方同意对协定进行审议。 该协定自2015年12月生效实施以来,充分发挥了重要引擎作用,有力促进了两国经贸往来。
阿尔巴尼斯明确表示:“中国的发展对澳大利亚至关重要,澳方从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愿保持双边贸易畅通。 ”
一边是退役军官大肆渲染“中国威胁”,呼吁加强军备;另一边是政府努力维护对华贸易关系,企业忙着将产品运往中国。 澳大利亚似乎陷入了某种精神分裂状态:安全上想跟随美国,经济上又离不开中国。
这种矛盾心态也反映在澳大利亚的网民评论中。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澳大利亚民众嘲讽米克·瑞安的言论“脱离现实”,还有人贴出油菜籽装船照片,讽刺“嘴上打仗,仓库赚钱”。
股票配资平台官网平台网址,实盘杠杆,杠杆炒股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